这不,昨天我正刷着微博,突然看到"冯巩"登顶热搜第一,吓得我赶紧点进去看看是啥情况。还好不是塌房,这次反而让大伙笑得合不拢嘴。
事情是这样的:3月6日,喜剧演员巩汉林在接受采访时,忍不住对国足开火了。虽然他没直接点名,但那句"年收入三百万、五百万甚至上千万,球场上没看到进球,完全给中国人丢脸"的话,网友都懂他说的是谁。
这话一出,可把中国男足前队长冯潇霆给惹急了。3月11日,他立马发了长文怒怼巩汉林不懂球,两人就这么隔空开始互怼,被网友戏称为"冯巩之争"。
好家伙,这事儿还没完!3月16日,网友们又挖出一段冯巩早前的视频,简直神了!视频里他用打趣的语气说:"咱们的运动成绩直接和美食挂钩,谷爱凌爱吃馅饼,因为是黄的,跟金牌一个颜色;徐梦桃爱吃串,她在空中飞舞都连成了串。
女足爱吃面,因为她们知道要争面儿;男足爱吃海参,看上去浑身是刺,其实挺软的。这不巧了嘛?冯潇霆前不久还抱怨说,足协给球员拉的赞助商,帮着拍宣传视频,莫名其妙就变成了"海参哥"。
面对这场风波,冯潇霆后来又回应说:"不是不能接受批评,而是希望能理智科学地批评我们的不足,年轻球员需要更好的氛围成长。
但网友们可不管这些,都在那喊:"不愧是冯巩,你大爷还是你大爷!"这话说的,真是一针见血。
看看人家冯巩现在的短视频账号,383条作品,粉丝量都破1900万了。视频内容基本都是结合时事,说着段子针砭时弊,那些金句顺口溜一个接一个,简直就是把当年春晚的味道搬到了手机屏幕上。
谁能想到,这位春晚的常青树,现在也会被卷入这样的"足球圈"风波呢?不过转念一想,这不正是冯巩的厉害之处吗?几十年如一日,他总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说出老百姓最想说的话。
说起冯巩,谁能想到这位让全国人民笑了几十年的喜剧大咖,出身居然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族?
他的曾祖父冯国璋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,祖父冯家遇更是一代实业家。
但人生啊,就是这么戏剧性。冯巩出生时,时局动荡,从显赫的冯氏旧居搬进了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平房。八口人挤在大杂院的"贫民窟"里,过着物资匮乏的日子。
后来冯巩还把那段捡煤球的经历编进相声里自嘲:"现在见到黑的东西,还想往上凑呢!"这话听着好笑,却道出了那个年代的艰辛。
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中学时的冯巩迷上了文艺,为了圆梦,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- 偷偷卖掉了家里祖传的大锅炉,就为了换一把胡琴。
就这样,他一头扎进艺术的海洋,学会了样板戏、拉胡琴、打快板、弹三弦。
有意思的是,冯巩给自己的评价可不低:"相声界演戏演得最好的,演戏里最会做导演的,导演里最能写剧本的,编剧里最会说相声的。
"这话听着像吹牛,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还真不是说大话。
1973年,命运给了他一个转折点。冯巩在演出马季的相声《友谊颂》时,一鸣惊人,直接被马季收为弟子。但好日子还没来,他先当了个"北漂",为了生计甚至去当了钳工。
直到1977年参军入伍,两年后进了中国铁路文工团,这个"野路子"才算转正,成了"正规军"。
1983年,春节联欢晚会开播,成了明星们走向千家万户的快车道。1986年,在马季的推荐下,冯巩带着《虎年谈虎》惊艳亮相,从此开启了他长达32年的春晚之旅。
这一路走来,从郭冬临到周涛,从倪萍到闫学晶,再到牛莉、林永健、朱军。。。搭档换了一茬又一茬。网友都说:"流水的搭档,铁打的冯巩。
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调侃,而是对他32年如一日坚守的认可。从当年卖锅炉换胡琴的倔小子,到让"想死你们了"成为全民记忆的春晚常青树,冯巩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:"没有天赋干不了,没有勤奋干不成,没有文化干不大,没有人格干不长。
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故事里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喜剧演员的成长,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那个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少年,用自己的坚持和才华,为千万观众带来了绵延数十年的欢笑。
说起冯巩的为人处世,圈内有个特别著名的故事。
1992年的时候,冯小刚手里攥着个剧本《大撒把》,可就是找不到投资。冯巩知道后,二话不说,靠着自己的人脉帮忙拉来了投资。
结果北影决定上马这个项目后,点名要葛优来演。冯小刚左右为难,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口。没想到冯巩直接大度地说:"你是我兄弟,只要对你好,我怎么都成。
千万不要为这件事伤神。"至于他是怎么跟投资方解释的,到现在都没人知道。
这事要搁现在,怕是要上个热搜什么的。但冯巩就是这样一个人,永远带着那份劳模的本色和谦逊的态度。
说到提携后辈,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和贾玲的故事。2001年,当相声日渐式微时,冯巩在中央戏剧学院开办了"相声大专班"。
在25个学生中,有一个唯一的女生,就是贾玲。
毕业后的贾玲,可以说是真正的困难户,连每月400块的房租都交不起。冯巩知道后,但凡有演出就带着她。当贾玲家里人担心她在北京受苦想让她回老家时,冯巩拍着胸脯说:"要没有地儿住呢,我给她找地儿住。
现在《你好,李焕英》火了,大家都说贾玲是张小斐的贵人。可要说贾玲的贵人,冯巩才是真正改变她命运的人啊。
2004年,冯巩自己也遇到过一次危机。当时有个保姆向他索要50万分手费和保密费,声称两人有染。面对这种桃色新闻,冯巩二话不说就报了警。
最后真相大白,那个叫张慧的女人承认根本没见过冯巩,所谓的"控诉信"都是和律师一起编的。
这件事后,冯巩更加珍惜自己的小家。他说:"现在最想要的生活,就是陪妻子享受人生。"
这些故事串在一起,你就明白为什么冯巩能一路走这么远。从1993年的百花奖最佳男配角,到1998年的金鸡奖最佳男主角,再到2007年自导自演获得华表奖,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个相声演员,更是个全才艺术家。
但在这些光环背后,他始终保持着那份来自劳模时代的朴实本色。这或许就是冯式处世哲学的精髓:低调做人,认真做事,永远带着那份对艺术的真诚和对人的善意。
你说神奇不神奇,这个从1986年就开始登春晚的"老艺术家",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可是个不折不扣的"网红"。
383条作品,1900万粉丝,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数字。更厉害的是,冯巩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,完全保持了他的"冯氏幽默"。
时事热点来一段,社会现象说一说,那些金句顺口溜一个接一个,简直就是把春晚小品的精髓搬到了手机屏幕上。
这句话一出,全场观众都笑了。
从春晚到大银幕,再到短视频平台,冯巩始终在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观众交流。他的视频不炫富、不做作,就是用那种略带调侃的语气,说着老百姓身边的事儿。
时代在变,但冯巩展现幽默的方式从来没变。他就像是一位与时俱进的"老顽童",既能保持自己的本色,又能玩转新媒体。
现在的冯巩,活出了真正的"退休生活范本"。
都说他爱玩,而且是"穷玩"。一件普通的上衣穿了好几回,一双破旧的皮鞋踩了好几年。
比起那些浮夸的"炫富"内容,大家似乎更愿意看这种烟火气十足的日常。因为在这些平凡的画面里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冯巩,一个活得通透的老艺术家。
有人问他:"如果将来有一天不上春晚了,您心里是什么滋味?"
64岁的冯巩,看着镜头笑着说:"即使有一个人说我想死你了,也就足够了。"
这话说得多透彻啊!离开了春晚的大舞台,但他依然惦记着相声这门艺术。只不过现在的他,更享受这种简单的快乐,这种能和观众真正贴近的生活。
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吧,不需要太多浮华,只要有爱的人在身边,有热爱的事业在心中,就够了。